日期:2025-10-20
凌晨3点,某军工物资供应商张总仍在核对紧急调拨单——某边防部队急需500套防寒帐篷,要求72小时内送达。过去,这类订单依赖“人脉加急”,如今却需面对三重挑战:
合规高压线:军队采购平台全程留痕,价格透明度要求提升300%;
时效生死线:应急物资配送每延迟1小时,违约金高达订单额5%;
协同断点:上下游20余家供应商信息割裂,进度无法实时追踪。
“以前拼的是谁认识首长,现在拼的是谁的系统快、谁的服务稳。”张总的感慨,道出40万军政供应商的集体焦虑。
智能分仓体系:
将军需物资按“战略储备仓(中心基地)+战术响应点(边防网点)”分级布局,结合AI需求预测动态调拨。

应用场景:某军需企业依托网点布局,将高原部队物资配送时效从7天压缩至36小时
多主体协同作战:
支持军队直属仓库、国企代储点、民企供应商同时接入系统,实现“一网统管”:
区块链穿透溯源:
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全流程上链,自动生成《军用物资质量溯源报告》,满足GJB9001C认证要求。

某防寒服企业借此通过军方突击审计,订单量逆势增长40%
智能分单结算:
订单按供应商资质自动拆解(如防弹插板由A厂生产,迷彩面料由B厂供应),资金秒级结算到账。
S2B2b2C闭环生态:
整合军工大厂(S)、区域服务商(B)、基层部队(b)、单兵采购(C),实现“需求-生产-配送-维保”一体化:

案例:某军粮企业通过平台联动50家供应商,演习期间日配送量提升5倍
战备物资柔性供应:
支持“常备库存+紧急征用”双模式,遇突发任务时可一键激活民企产能。
支持“绝密/机密/秘密”三级数据隔离,不同层级部队查看不同信息粒度
操作日志自动加密存证,满足《军队保密条例》审计要求
接入气象、交通实时数据,智能规划战时配送路线
支持空投坐标定位、无人车编队调度等特殊场景
建立旧装备/耗材逆向回收通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与装备维修厂系统打通,自动触发返厂工单
挑战:-35℃极寒天气,72小时配送500套帐篷至海拔4500米哨所
作战方案:
系统自动匹配就近网点库存(西藏林仓储备点)
调用军民融合物流车队(接入高原特种运输供应商)
启用北斗定位实现“米级投送”
战果:提前12小时送达,成本降低30%
痛点:因供应商资质不全被暂停投标资格
新普方案:
搭建供应商“红黄蓝”分级库(红队:核心军品供应商/黄队:民参军企业/蓝队:备选资源)
自动校验供应商《武器装备承制资格证》有效性
战果:供应商准入效率提升80%,军方审计满分通过
AI战备预测:
结合演训计划、地缘动态预测物资消耗,如“台海方向夏季战备物资需求量同比增加200%”
数字孪生沙盘:
构建虚拟供应链,模拟战时断供、运输中断等极端场景处置预案
无人化保障:
接入无人机补给编队、无人仓库管理系统,实现“零接触配送”
结语
当“关系型供应链”走向终结,“能力型供应链”正成为军政保障的核心战斗力。新普供应链平台以网点布控、数据穿透、生态协同三大能力,助力军政供应商打赢新时代的“后勤保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