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政策下乡镇撮合交易平台的构建、运营与前景分析

日期:2025-07-17

一、背景与必要性: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市场需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乡镇地区面临“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冗长、品牌溢价低”等痛点。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成为关键任务,而撮合交易平台作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能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难、工业品下乡不畅等问题,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

例如,海南屯昌县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成功将62.5亩鱼塘招商溢价33%,为村集体创收105万元;新疆阿勒泰地区依托交易平台,土地流转交易金额达2400万元,平均溢价51.5%。这些案例印证了撮合交易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资源配置优化”与“经济价值创造”作用。

二、乡镇撮合交易平台的构建步骤

(一)政策对接与顶层设计

1. “政策支持”:依托《乡村振兴促进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争取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文件(如《农村集体产权进场交易管理办法》),明确平台定位(如“非营利性公共服务平台”)与补贴机制(如减免村集体交易服务费)。

2. “顶层规划”:制定《乡镇撮合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平台功能(如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物流对接)、运营主体(如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资金来源(如乡村振兴专项债、村集体入股)。

(二)平台搭建与功能设计

1. “技术选型”:采用轻量化SaaS平台(如“壹店铺”“新普XpShop”)或自主开发系统,确保低成本、易维护。例如,泉州“一网式”交易平台依托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免收村集体交易服务费”。

2. “核心功能”:

  • 信息发布:支持农户/合作社发布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工业品(如农资、农机)的供应信息,包含价格、规格、产地等详情;

  • 交易撮合:通过智能匹配算法(如“需求-供给”关键词匹配),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对接;

  • 物流对接:整合本地快递公司(如顺丰、中通),提供“产地直发”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 信用评价:建立农户/采购商信用档案,通过“交易履约率”“好评率”等指标,提升平台信任度。

(三)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1. 主体联动:联合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如本地食品加工厂)、物流企业,形成“生产-加工-流通”闭环。例如,新疆福海县通过平台整合种植户、运输企业、农资供应商,实现“一站式”服务。

2. 数据共享:打通农业农村局“三资管理平台”、统计局“经济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产量、价格、需求等数据的实时共享,为撮合提供精准依据。

三、运营策略: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一)精准获客:线上线下联动引流

1. 线下推广: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向农户/合作社宣传平台功能(如“免费发布信息”“享受物流折扣”);联合乡镇集市开展“平台体验日”,现场指导使用。

2. 线上引流: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平台成功案例”(如“农户通过平台卖出10万斤苹果”),吸引采购商关注;开通“乡镇撮合交易平台”公众号,推送农产品行情、政策解读等内容。

(二)用户留存:强化服务与粘性

1. 会员体系:设置“普通会员”“VIP会员”,VIP会员可享受“优先撮合”“交易佣金减免”“专属客服”等服务,提升用户忠诚度。

2. 培训赋能:定期开展“平台使用培训”(如“如何发布优质信息”“如何与采购商谈判”),邀请成功案例农户分享经验,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三)生态运营:延伸产业链价值

1. 品牌打造:依托平台数据,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如“XX乡蜂蜜”“XX村竹编”),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平台+品牌”模式提升溢价。

2. 跨界融合:结合乡村旅游,推出“农产品采摘+平台下单”套餐(如“采摘草莓+平台配送到家”),拓展收入来源。

四、前景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发展潜力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求“培育壮大乡村数字经济”。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商、数字平台的补贴力度,为撮合交易平台提供政策保障。

(二)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对“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据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乡镇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预计突破1万亿元,撮合交易平台作为“连接桥梁”,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三)技术赋能提升效率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普及,将为撮合交易平台提供更强大的支撑。例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环境,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溯源,提升采购商信任度。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撮合交易平台不仅能帮助农户增收(如海南屯昌鱼塘案例),还能促进乡镇产业融合(如“农业+文旅”),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同时,平台的“阳光交易”模式,能有效防范“微腐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五、案例参考:成功模式的借鉴

1. 海南屯昌“阳光交易”平台:通过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实现“溢价增收”,为村集体创造收益。

2. 新疆阿勒泰“产权流转+农机服务”平台:整合土地、农机等资源,解决农户“种植难、收割难”问题,提升生产效率。

3. 泉州“一网式”交易平台:依托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免收村集体交易服务费”,降低交易成本。

结语

乡村振兴政策下,乡镇撮合交易平台是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关键载体,也是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对接、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精准运营,平台将成为乡镇经济的“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政策的支持,撮合交易平台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