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低价 京东决胜零售的秘密“四种武器”

建物流的京东并不被业界看好。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自建物流不仅耗资巨大,也违背了社会分工的基本原则。如今,京东的物流配送体系,不仅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商行业标杆,也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目前,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由六大物流中心、27个城市仓储中心、近1000个配送站、300个自提点组成,已经覆盖全国1000多个区县;到今年年底,将覆盖中国一半以上的区县。在此前推出的211限时达、次日达、隔日达和夜间配送等优质物流配送服务的基础上,京东前不久又在北京等中心城市推出了“极速达”业务,把货物的配送时间大幅压缩在了3小时之内,把物流差异化优势提升到了友商短期内无法企及的高度。

  随着今年年底上海“亚洲一号”项目的正式投入使用,京东的物流能力也将跨上新的台阶。“亚洲一号”是中国首个专为电商设计的仓储项目,拥有同时处理上百万件SKU的能力,自动化程度也将是业内最高的。在上海、北京、沈阳、武汉、成都以及广州的“亚洲一号”项目全部完工后,京东的日订单处理能力将提高数十倍。

  实际上,京东的整个自建物流体系并不只属于京东自己,也是开放性、社会化的。京东会向所有的合作伙伴开放物流体系,以便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并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第3种武器:技术驱动

  在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平台背后,很多人忽略了其技术驱动的“内核”:目前京东的研发人员已经接近3000名,去年专利申请量达到了400多件。

  没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做支撑,京东的SKU不可能从2007年的3万多增加到今天的上千万,也不可能以多样化的业务形式,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正是由于有了数据挖掘,京东才能做到更加精准的销售预测,以及给用户更加智能地推荐所需要的产品。

  与其他纯平台的电商不同,致力于全供应链创造价值的京东,要完成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整合和创新,面临的技术复杂度、难度更大。但通过自主开发和内部创新,京东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不少成果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独创的。通过信息分享和方案优化,确确实实地降低了供货商的成本,提高了合作伙伴的效率,从而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

  正是在技术的助力下,京东才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本身的先天优势,包括无店面、无限展示空间、价格透明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等,并实现了比线下渠道低得多的成本、高得多的效率。以大家电为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