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来了 消费出了问题却难维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微信朋友圈是朋友间联络感情的社交平台,如今,如果没有化妆品、护肤品、衣服、奶粉、奢侈品等来刷屏刺激的话,那都不叫真正的朋友圈。这就是时下兴起的“微商”,客户群体主要是微信好友,但“微商”来了,出现了问题却难维权。

朋友圈成了“广告商圈”

随着电子科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通过网络购物,除了淘宝、网络商城外,微信朋友圈代购,作为一个新鲜行当也是悄然兴起。如今打开朋友圈,显示的不再是朋友的日常动态,被各类商品刷屏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天天是被各种化妆品、包包、衣服刷屏,刷得头都晕了。你永远不会知道身边的哪一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和大多数“90后”一样,大学生小王是十足的“手机控”,她喜欢通过微信和朋友交流,看着自己朋友圈中各种“微代购”,小王也曾“拉黑”对方或者设置“不看对方朋友圈信息”,但是有些特别要好的朋友也转做这个行当,让她特别不能接受。“以前打开朋友圈都可以看到同学们的最近信息,现在一打开朋友圈全是她的商品信息。都是大学生,校门也没出过,我自己都怀疑这些商品的质量。”

和小王一样苦恼的“微友”不在少数,张女士是个微信达人,吃到什么美食、遇到突发事件总是要第一时间分享,各种自拍美照更是每天更新,“就想和好朋友们分享一下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不过张女士发现,在众多好友中,有不少微商,卖鞋的,卖化妆品的,卖零食的应有尽有,并且经常用各类广告刷屏,一打开朋友圈,几乎有一半都被广告占据着。对此,张女士经常定期删除“好友”,不过有些人是同事或者朋友,碍于情面,张女士只能忍受。

有人点赞有人吐槽

“现在网购很容易买到假货,与其相信不认识的外人,还不如买认识的朋友卖的东西。都是自己人,卖给我东西的品质应该也不会差。”大学生周茜有空都会在朋友圈里看看有没有朋友在卖自己需要的东西,“省了逛街的劳累,也不用和卖家来回砍价,挺省事。”

“之前我看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做化妆品代理,效果还不错,我在8月份也开始做了,不耽误工作还能赚点小钱。”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小余告诉记者。

朋友圈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在朋友里购买到假货的人也大有人在。“前段时间,在商场看上一双鞋,觉得贵没有买,没过几天就看到一个朋友在卖一模一样的鞋子,说是原单货,价格便宜了一多半,可买到手后没穿几天有些地方就开胶了,但价格不高,也不至于找朋友理论,只能吃哑巴亏。”市民小杨表示,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相信朋友圈里卖的东西了。

选择“微商”需谨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在朋友圈中,一手代购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代理,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货源,所以很有可能卖家自己也并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的有保证,难免鱼龙混杂、以次充好。再加上微信朋友圈大多是做熟人生意,“坑熟人、以次充好”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由于朋友圈“杀熟”的特点,很多上当受骗的买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找卖家理论或要求退换。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这些“微商”仅仅依靠熟人之间的信任,缺乏像一些购物网站那样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难免存在许多风险,如付款不发货以及售后问题等等,一旦出了问题,消费者维权比较困难。另外,与在实体店消费不同,消费者拿不到收据或发票,即使拿到货物,也不知货物的具体来源地,找不到经营者。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遭到欺骗或想要投诉,首先就会找到工商局。但对于没有营业执照、固定营业场所的微商,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一经发现工商部门会进行严厉查处,但熟人之间的私下交易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提醒消费者,面对这类推销需谨慎对待。

“代购如果是个人行为,遇到消费陷阱,消费者很难用新《消法》来维权。”西安市消协的工作人员提示广大市民,在选择微商时,尽量选择有实体店的商家,对卖家的真实身份与货品来源进行细致了解,充分确认卖家信息后再消费。同时,微信购物不宜选择贵重物品,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银行汇款单等交易记录,尽可能降低购物风险。(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