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文:创业是一种信仰 让创业者不再孤单

众筹、股权众筹作为与大众创业相配合的一个金融制度创新,“如果没有股权众筹,1000万人的大众创业3年会一地鸡毛,这个基数可能融不到钱了。”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赵弘坐在一旁赞同说,如果不能放开计划生育,就一定要搞股权众筹,理由是人口红利正在下降,中国需要别的刺激经济的方式。

  5月27日,黑马营第11期开营典礼,牛文文说:今天的大势是三大革命的叠加,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金融革命(尤其是新三板+众筹),创业门槛降到最低。“如果不是这样,大众创业以后比大炼钢铁还惨。这么大基数的人创业,金融配置跟不上,会造成社会资本的极大浪费。”

  两年前,欧逸文在中国最大的感受是,这里很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纽约,到处都是野心勃勃的人,让人兴奋,但也失落。“人们获得了财富,也开始获得一些真相,但是信仰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很难回答。

  10年前的一天,凌志军走到双清路上,在清华创业园A座302房看到一个场面,有新世界混沌初开之感。“这间屋子装着38家公司,每家公司只不过占其中一个方格,由一张简易电脑台和一把转椅组成……后面坐着的那些人,个个儿年轻。他们是老板,也是会计,还是自己公司唯一的员工。只要花500元钱,就能在这里坐一个月。很多人失败了,但总会有人成长起来,扩大队伍,搬到楼上。那里有单间办公室,沿着走廊排列,笔直地伸到尽头。12个月、也许18个月之后,这些公司中的大部分也会垮台,但必定有几家公司继续成长,它们将搬到更大的写字楼去,占据整整一层。”

  凌志军写过《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和《联想风云》,对创业情景并不陌生。像微软和联想,都是拥有数万员工的庞大公司,但眼前“A座302房”的一切让他感到震撼。《中国的新革命》中写道:“我看到智慧、激情、勇气,看到压力和不确定性,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看到死亡和新生。”

  10年后,也从癌症中康复的凌志军(他把抗癌经历写了一本《重生手册》),与李开复坐在一起,交流“向死而生”心得。他们说,健康无价,人生有更重要的事,要平衡工作和家庭……

  创业的“死亡和新生”本身有成长规律,牛文文在创业大街虽然全情投入,但也冷眼旁观。他知道黑马会的背后,就是一所教堂。他也经常提醒他的创投圈朋友们,要保持敬畏感,对社会做更多贡献。

  还有一种国别视角可以让我们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