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王紫:移动互联网让便利店多了一条护城河

说的方法去观察,这样开店似乎也可以理解,两家店还是有不少差异化处理。东侧店一进门右手边四个货架陈列的主要商品依次是,雨伞、冰柜(冰激凌)、面包、咖啡。而且东侧门店在只有一层的情况下,少见的在靠窗位置留出了可以供8-10人就餐的位置。很显然这个店的定位会覆盖上下班在途人群,因为大望路地铁口一个出口直通SOHO东侧。我们经常看见下雨天有人在地铁口突击卖雨伞,我们也经常看见那些“白领民工”们出了地铁就在便利店买点小吃坐着吃两口再回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侧店的定位。而西侧门店的陈列则比较中规中矩一点,其更多的是服务在SOHO上班的小白午饭便当和溜出来买下午茶的需求。总结一下,两家门店虽然相距不过100多米,但是便利蜂仍旧在力求做出差异化的客群氛围。换句话说,当人们谈新零售如何要为消费者千人千面时,便利蜂首先努力的方向是,利用大数据给每个门店画像。这个画像不仅包括选址,同时还包括了它的定位、商品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在所谓人货场的数字化路途中,场的数字化并不比“人”的数字化容易。正因此,王紫也坦言,便利蜂离所谓的千店千面仍旧遥远,但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互联网便利店的核心是什么相对于传统便利店,便利蜂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王紫的回答是,“在于互联网思维,再往细了说就是理念,以及对于数据的使用。比如选品工作、运营工作或者选址工作,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数据模型。”这些数据模型的建立,实际上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便利蜂在第一年能够实现比较快的展店速度?外界很容易把这个原因归结为资本推动。不可否认资本推动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和便利蜂的数据模型建模速度有关。在传统零售中,其实选址和门店规划有时候并不是同步的。选址展店人员看到一个地方人流不错,消费力不错,可能首先要做的是尽快拿下铺子,避免被同行抢走,而具体的门店规划是拿到铺子后面的事情。但是在便利蜂的门店感觉,这两步走之间不敢说同步,至少时间是在大大缩短,开店决策的周期大大缩短。便利店和大卖场不同之处在于,便利店要求与周边社区商圈的匹配度更为精细,对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要求更快。而大卖场相对而言辐射人群范围更广,更着眼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只要几个基本条件满足,就可以先复制开店。这也是便利店不容易形成全国连锁品牌的原因,很难一劳永逸的用几个基本模式去套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圈。对于便利蜂而言,数据化驱动不仅带来了后台的变化,对于前台也有很多改变。比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