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电商促销逐渐规范化 未来退货将减少

“随着电商促销的规范化,加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加入到网购体验中,未来的退货会越来越少。”曹磊预测。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退货焦虑”背后:电商们的集体反思》

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已经成为亿万消费者的购物狂欢。然而,当盛宴散去,商品堆积、物流滞后和“退货潮”等后遗症也开始显现。“购物潮”离去,“退货潮”到来,似乎已成为电商平台与商户每年必须要直面的“规律”。数年的“焦虑感”让电商们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这一“规律”也逐渐被打破。

今年退货减少?

商务部11月17日发布消息称,据第三方机构监测统计,2016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已突破1800亿元。11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监测数据,今年“双十一”期间,在11月11日至16日的6天时间里,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件11.2亿件,派送7.9亿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退货数据企业一般不会公布,所以具体退货量是多少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从我们中心投诉维权平台上看,今年用户投诉‘双十一’退货问题是比较少的,应该说不算是一个热点问题。”

11月22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分别探访了韵达、圆通、中通在北京海淀区的三家快递网点。三家网点的快递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仍属于“双十一”送货阶段,网点堆积的订单主要还是没有送至消费者手中的商品。

“‘双十一’之后,我们上门收取的退货相比于往常增多了些,但是相比于去年‘双十一’,是要少很多的。”一位韵达快递员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随机调查了十多位消费者后发现,受访者中退货率最高为28%,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今年“双十一”没有退货。

记者了解到,服装鞋帽一直都是退货“重灾区”。尽管今年服装鞋帽依然是退货的“主角”,但有参加“双十一”活动的服装品牌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往年有不少消费者因款式、尺码不确定,干脆将所有可能合适的买下来,最后只挑选满意的留下来,其余都退货。而今年,这种“刻意退货”的数量减少许多。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双十一”退货率达30%,这个数字在特殊时期并不算高。

“尽管有减少,但是站在整个行业角度来看,30%还是太高了,因为这样浪费的资源太大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每年购物节一结束,“‘退货潮’即将到来”的说法也就开始蔓延。2015年“双十一”后,有媒体报道称,201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退货率达到了63%。不过此数据淘宝官方并未出面证实。

“相对于往年,今年(苏宁)的退货率是趋低的。”苏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过负责人并未向记者透露今年具体的退货率数据。

同时,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由于政府对电商平台的要求和平台对商户的要求不断提高,网购退换货率每年都在呈下降的趋势。

商家理念转变

近年来,中国的网购一路高歌猛进。尽管有时假货、次货、服务不周等问题的出现,让原本就有着“虚拟感”的网购,增添了更多的“不信任感”。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打磨,不论是消费者心态,还是商户和电商平台的经营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网购特意会选择一些低价产品,像‘双十一’这种特殊时期,我一般都会因为价格便宜买很多,但好像大多数商品买回来都用不上,所以退货比较多。现在网购不会这么随意了,主要还是会看需求和质量,像这次‘双十一’买的商品,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所以到货后感觉满意,并没有退货。”消费者林女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消费者网购心态的变化,在商家看来,是逐渐趋于健康消费理念的表现。

三只松鼠品牌总监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双十一’消费者不再是盲目冲动购买爆款产品,而是选择的理性化和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进一步突出,这说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理念正在走向正常化和健康化。”

事实上,消费者网购心态的变化,除了自身价值观的转变,和电商平台经营理念的转变也不无关系。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到中期,早期的价格驱动已经不再是电商平台的首选策略。阿里巴巴打造淘宝之后,也开始加大对更高端、更规范化平台天猫的投入,试图将天猫商城打造成未来网购的“主战场”。京东从一开始就定位为B2C电商市场,确保商品质量有所保证。而另一电商巨头苏宁,也没有选择以低价来赢得消费者。

一家淘宝化妆品商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透露,当初原本想要入驻天猫,但由于自家商品的货源不被天猫平台承认,所以只能入驻到淘宝了。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都对正品行货的要求较严格,入驻平台的商户都是经过一定级别的筛选,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把好了第一道关,这样的话,平台的退货率是从商品的源头上就有所控制的。”上述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退货潮或不再出现

事实上,为了降低退货率,各大电商平台和商户也相应地做出一些努力。

“降低退货率,也是从侧面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所以今年苏宁更加注重消费者在购物前和购物中的体验。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渠道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顾问式’服务。在消费者购买前期,平台已经做了专业化的普及,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就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平台专业的推荐,来选择合适的产品。”上述苏宁负责人说。

一位在天猫经营服饰的店主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今年购物节前平台对商家在购物节期间所售商品有所要求,所以今年参与活动的商品并不主要是库存商品,尽管优惠相对以往小,但看质量的话绝对是物超所值。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也与9家电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完成平台内经营的25631家北京网店的数据比对工作。数据统计显示,“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至14日),北京市工商局接到网络消费行业投诉964件,同比减少31.78%。

尽管消费者投诉不一定会退货,但投诉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消费者对网购体验的满意度在上升。

业内资深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预测道,未来随着物流系统的不断发达,商家服务质量的逐渐提高,“退货潮”很有可能不再出现,这一说法也就不再成立。

“随着电商促销的规范化,加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加入到网购体验中,未来的退货会越来越少。”曹磊预测。(来源:中国企业报 文/王星平)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