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走访:野蛮生长的背后隐忧

  待我们在丁楼村村支部门口下车,从眼下这条小路放眼望去,竟然有了一种步入义乌商贸城的感觉,路两边布满各种服装厂、舞鞋厂、绣花厂等。

  作为大集镇首批淘宝村之一,丁楼村是大集镇电商兴起的发源地,它与电商结缘也是源于一次偶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丁楼村个别村民便开始了服装贸易生意,他们为影楼、戏班加工服饰。丁楼村村支书任庆生回忆说,他们原来肩挑人扛,到各个城市设点 推销布景,一年下来卖出的服装也不过百套。“1998年,我在淄博打工,一天只能挣11块钱,还特别担心家里的女儿。影楼服饰的不景气让村民纷纷自谋出 路,年轻力壮的外出打工,年老多病的在家种地”,他说。

  直到2009年,他在偶然之间接触到了淘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发现了一个为学校提供演出服的商机,并逐渐打开了销量,从给别人做衣服到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到2014年,他创办的曹县庆生服饰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已近千万元。

  看到任庆生的成功,村民纷纷效仿。截至目前,丁楼全村300户家庭有280家开有淘宝店,全村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服饰加工户30多家,其中7家服饰加工企业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在今年村支书的换届选举下,任庆生被推选为了新一任村支部书记。在别人看来,他淘宝店做的最好,并且乐于助人,是村长的最佳人选。

  产业链集群

  形成小型产业链集群,是淘宝村最大的特点。随着丁楼村的发展,这一效应也愈发明显。

  首先,在丁楼村的带动下,周围村庄跟随丁楼村的步伐也纷纷进军电商。

  孙庄村曾经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他们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从2013年开始,孙庄村向淘宝村转型。在孙庄村村支书孙学平的描述里,2013年以前孙庄村家家种蔬菜,户户有大棚,而现在全村460户家庭中有310户开有淘宝网店,占全村的67%。

   孙学平说话有着山东人特有的直爽,他说孙庄村村以前种蔬菜,现在不种了,是因为看到做电子商务收入要比种蔬菜要高,付出更少,“以前做蔬菜大棚大年初一 还要去浇水,现在在家坐着就可以赚钱。原来种蔬菜收入2000多万,现在做电商8000多万”,他觉得自己找到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孙庄村前期只做网店,直 接从周围村里拿货,这样比自己做厂房更快捷。

  集群另一个表现是供应链的日趋完整,大集镇面向客户从最初的童表演服饰到现在发展到民族服饰、摄影道具、舞蹈鞋、绣花、布料、服饰辅料等。而生产企业从最初原料到浙江进货,如今浙江的原材料供应商已经到大集镇开设服务点。生产所需的布匹、服饰辅料、到打版、裁剪、缝纫、熨烫,到包装,形成了完整的流水线。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