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鲜电商的风口是否已来?

(网经社讯)近些年来,生鲜电商概念一直很火,入局者也不在少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那些一味依赖“烧钱模式”的入局者纷纷倒下,而活着的也还在曲折前行,尚未看见黎明的曙光。很多人都会疑惑生鲜电商的春天到底在何处?而此次疫情,似乎向我们透露了答案,并引发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生鲜电商起步于2009年,在2016年面临大败退。而在随后的几年里,生鲜电商打碎、重组、涅槃,诞生了一些更有生命力的新模式,如:前置仓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社区团购模式等。本文希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生鲜电商为什么难做,为什么绝大部分的生鲜电商企业都在亏损;生鲜电商发展脉络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疫情之后,生鲜电商是不是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机遇,往若当年非典之于淘宝。一、生鲜电商难在哪生鲜电商并未脱离零售的基本面,而零售的内核是将商品高效率的从一个地方(上游如产地等)转移至另一个地方(消费者手中),在这里谁能做到更好的货源、更低的转移成本、更高的获客能力以及更强的消费者洞察力就能获胜。所以我们看到零售的比拼将是全链条效率的比拼。生鲜电商如果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本质上是需要相比过往的生鲜销售模式创造了新的价值,比如更低的价格、更好的品质、更丰富的商品。因此生鲜电商要做好同样也离不开几个核心问题:供应链、仓储物流配送、损耗管控以及消费者需求管理,这里为了便于分析,将问题简化为供应链端及零售端,我们从这两端来看生鲜电商所面临的问题。1. 供应链受40年前包产到户政策影响,目前生鲜行业尤其是蔬菜品类在生产环节极度分散,且供应链链条非常长,目前典型的供应链链条是:农户(合作社)-农产品代办-产地批发商(可能存在多级)-销地批发商(可能存在多级)-农贸市场。从最上游的生产环节,到消费者的手中,最少要经历4-5个环节。最上游的生产环节,当前仍是以果农、菜农等个体户种植为主,虽然各级政府可能把当地农民组织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种植生产,但是在经营环节,仍没有出现一个强大的主体将分散的果农、菜农进行整合。现存的合作社,大部分规模较小,缺少现代市场化经营的能力,因此在与下游的采购人员对接时,仍是以分散化的个体或者小规模的合作社为主体。同时,当前生鲜流通环节的关键节点,如农产品代办、批发商也是以个体为主,普遍缺少规模化运作的能力,造成批发商亦分散且链条长。而生鲜电商也是在这一基本面下开展业务,如果缺乏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其在供应链端无任何优势存在,也并未从根本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