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超市下架食品流入电商平台 网购留意保质期

  在珠三角一带拥有新西兰牛奶、澳洲牛肉、云南米线等多个品牌“一级代理权”的代理商张晓波坦言:从牛奶、牛肉的销售来看,网络食品销售出现消费者买到“过期食品”的情况不足为奇,这是因为我国食品监管措施使不少在超市上下架的食品进入互联网电商平台。   张晓波以新西兰牛奶为例,剖析了“超市下架”食品流入电商平台的路径:   海外液态奶的正常保质期也就是10月到12个月,从生产环节到运输进入国内,要花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封关冷藏到开关审验,也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物流运输到超市上架,还要一个月时间,超市要求的食品销售期是“不过半”,也就是说保质期超过一半时间的必须全部下架,这就意味着液态奶在国内超市上架销售的时间只有3个月。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家韦万春介绍,按照国内严格的食品监管措施,超市不管食品何时上架,只要保质期只剩半年,就要求整体下架,超过半年时间,液态奶就是折扣再低,也不会有超市愿意销售。   张晓波坦言:“电商平台、超市渠道、高附加值的个人积分抵扣等渠道我都布局过,根据我经营多年的判断,七成以上的‘超市下架’食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消费者购买领域。”   广西食品安全协会副秘书长吴佩说:“超市下架的食品仍有相应的保质期,但由于营销和流量的压力,绝大部分网络食品电商不会在醒目位置标出食品销售的安全期,而是以‘低价促销’‘跳楼折扣’‘疯狂刷单’的方式,在电商平台、朋友圈等领域销售。加上物流的问题,等消费者从快递拿到食品,也就过了保质期。”   “重复消费”成最大障碍   记者对多地网购群进行的调查表明:“重复消费”成为食品电商消费的最大障碍。   记者加入的一个“风干牛肉”网购群有500多位网友,在长达半年多时间里,网友们尝试购买了126家不同电商的风干牛肉,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稳定的电商获得“一致信赖”。   广西师范学院传媒系资深学者方邦超在过去半年多时间购买了130多种各式各样的网络食品,从鸭脚、鸭脖子到风干牛肉,从巧克力到蛋糕……发现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里热销的“自制时令食品”,不少都是一无生产日期、二无质量合格证、三无生产厂家,属于典型来路不明“三无产品”。   方邦超告诉记者,一些来自电商的“土法黄糖”“土法榨油”“土法红薯干”等都是用简单的塑料袋包装,没有任何生产标志,却能够在“朋友圈”里火爆销售;一些正常渠道需要冷藏的食品,在没有任何真空包装、冷链的情况下,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