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人物】龚义涛:我在万达电商的O2O成就与困难

运营的前面,然后才可以实现程序化。

第三是要构建出一个自增长的生态链。这样的话只要让系统自发发展,你坐等数钱就可以了。苹果的APP STOR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矛盾:互联网思维遭遇传统企业

中国房地产报:你在加入万达之前,一直是在谷歌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工作,进入万达这种传统公司之后,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

龚义涛:坦白地讲,万达内部做事的方法确实和我之前所在的互联网企业不太一样,我也经历了逐渐适应的过程。

互联网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满足用户,即消费者和商家。一切都是从用户价值出发,对社会、用户、商家有价值,这个事情才能做成,我们才能塑造个人品牌,长远来看领导才会满意。不管谷歌还是阿里巴巴,都是放手让团队先做,一开始很少考虑财务层面。

而在万达,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领导请示汇报,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批准才能做。我刚进万达的时候,开了好几次会议之后,才有人好意提醒我:“领导不问,你不要发言。”我们互联网企业出身的人没有这个习惯,我们的思维是发散型——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而公司的管理上,互联网企业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极少有类似行政命令的情况。

实际上,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第一”和“快速试错”。用户第一是目标,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为什么要快速试错呢?因为互联网最大特点就是,用户所有的行为轨迹,都记录在你的服务器上。

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就要敢于让团队犯错误,给团队足够的资源和时间犯错误。当然,犯错误都是有成本的,如何降低成本,这就要靠产品和研发团队。产品运营团队要把试错的路径想清楚,并且尽量分解成最小的实施单元。

我认为,试错精神的本质是让团队做微决策、日常决策,而不是老板自上而下地做决策,因为一线团队最贴近用户。这种决策成本是最低的,有一种自增长的机制。

中国房地产报:除了你之外,万达电商团队中还有不少出身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最终选择离职,是否也或多或少源于这种不适应?

龚义涛:我是万达电商团队的第一人,后来团队逐步壮大发展到近200人,其中多数是靠管理层的影响力招聘过来的。如果非要说后来为什么离开的话,我想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文化差异或多或少是因素之一吧。

如果纯粹做地产公司,确实需要大团队作战。然而在互联网行业,十几个牛人做的公司最后卖到上亿美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需要好的激励机制,如果不能共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