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型农业模式研究和实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农业、农业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滑坡,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也开始下降。因此,解决农业发展的瓶颈、寻找新的农业增长点、实现三个方面突破是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二.推进土地改革,加速土地流转

  农村的土地改革制度和政策是国家一直关注的头等大事之一。通过梳理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农村的土地经历了个体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制转变。而近几年出台的相关土地政策正在尝试赋予农民更多土地权利。

  2008年,即改革开放30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

  这些政策和规定明确国家对推进土地改革和加速土地流转的方向和决心,这也是建立新型农业的重中之重。将传统的家庭式土地耕作逐渐发展为土地规模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经营,既有利于实现资源集约化,同时又可以发展规模化经营,将优秀的、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和统一销售,降低农民变现风险,真正提高农民收入。

  三.建立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

  通过建立农业投资基金并委托管理公司运作的方式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农业投资基金长期稳定的运作。由于管理公司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运作能力,所以能够从全局出发集中优势资金进行投资,有利于形成适合现代经济制度的农业运作模式。

  作为一种较新的投资方式,农业投资基金的着眼点不同,主要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农业产业,对目标项目的资格审查更侧重于未来发展潜力、管理、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等关键性因素;投资回报率不同,是一种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投资模式,所以能够更加激发参与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利益共赢。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