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变阵,上海跨境电商期待“春天”

       过去的2015年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各自贸区的跨境电商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剁手族们”不仅有“双十一”“双十二”,还能够通过跨境电商享受全球的好东西。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万亿,同比增长42.8%;上海自贸区2015年1至7月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总货值同比增长109倍。

  2016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迎来监管变阵,上海跨境电商将由新搭建的第三方监管平台监管,跨境电商将拥有独立的保税仓库,不再与上海自贸区官方进口商品购物平台“跨境通”绑定在一起。这将会给跨境电商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亚马逊等巨头对接跨境通曾遇阻

  上海自贸区建立伊始,上海跨境电商曾为业内所期待,其主要平台跨境通也被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国家跨境贸易电子交易试点而备受瞩目。但是作为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的代表跨境通,其发展一直不符期待。有曾尝试通过跨境通平台销售某欧洲品牌珠宝的代理商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跨境通平台近期单周成交量只有1万件左右,成交金额不到300万。但记者未查询到官方数据

  在本次监管变阵之前,跨境通一直是作为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入口,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通关、行邮税缴付、外汇支付等服务功能。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需要在该试点平台做好相关的备案,并通过提供相关数据以实现监管上“三单对碰”(订单数据、支付数据和运单数据)的要求。

  包括亚马逊在 内的多家电商巨头都必须入驻跨境通才能开展跨境交易,同时使用跨境通统一的保税仓库,一度还被要求使用跨境通母公司东方支付的支付系统,而跨境通本身也有 自营业务。在这样的模式下,多数跨境电商担忧数据安全,此前亚马逊透露正是因此迟迟没有在上海大规模开展“保税进口”的业务模式。

  跨境电商加盟跨境通还有其他顾虑。上述品牌代理商告诉记者,跨境通平台上客单价偏低,担心与代理的高端珠宝品牌形象不符。据记者观察,目前跨境通平台上销售的多属母婴用品,客单价普遍在300元以下。

  记者在跨境通平台最初运营期间曾关注过该平台,当时平台上多有奢侈品皮包、手表等高客单价商品。有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平台定位经历多次改变,之前可能更看重销售额,现在则希望提高人气。

  商务咨询公司诺唐投资咨询总经理石怀瑜也曾尝试为其客户与跨境通洽谈合作,然而并不顺利。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跨境通市场部相关工作人员让他们提交了相关资料,表示一个月内回复他们,但在提交资料一个月之后没有回音。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