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平台受海关整顿条款冲击 小额外贸遭毁灭性打击

放大。但日益膨胀的市场背后,“小额”外贸却一直游走在海关政策的边缘。

  “利用国家对部分小额物品免税的政策空间,‘合法但不一定合理’的避税,给跨国电子商务交易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亦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认为,海关新规的出台,对“小额”跨国网上交易模式,无疑致命一击。

  事实上,受影响的不仅是进口环节。据记者了解,从事电子商务小额外贸的平台,为了便捷出口,往往以货样和广告品的形式避开通关手续。而33号文规定,“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不论是否免费提供,均应由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由海关按规定审核验放。”

  “小额外贸避开通关手续的业务模式,将面临调整。”有外贸业内人士分析。

  “化整为零”的擦边球

  “海关监管加强,是大势所趋。”在环球市场集团总经理胡伟权看来,过往的海关进出口政策留下了不少“灰色地带”。

  8月9日,海关总署在官网上发布了对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调整的解读。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对进境商品区别为货物、物品等不同监管对象:“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的特征,进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

  按此规定,海外代购显然不属于“物品”类别。“海外代购的商品具有牟利性,它将再次进入贸易领域,所以海外代购的商品不是物品,而是货物。”上述海关总署负责人认为。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海外代购已经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化整为零”的外贸避税行为。从海外商品的采购,到分包邮寄,再到外汇结算,利用政策空间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从我们实际监管的情况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将所经营的进口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规定,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逃避监管。”上述海关总署负责人认为。

  而有业内人士分析,“化整为零”避税背后,不少网购平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容忽视。以外汇支付为例,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但个人购汇年度有5万美金的额度——这已为海外代购的跨境支付提供了可能。支付宝境外支付就明确规定:“个人年度(外汇支付)累计不能超过4.5万美金。”

  海关总署认为,逃避了国家对进口货物的管制,使相关商品在缺乏安全、卫生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