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撮合B2B的风口来了 谁在那里等着?

        11月8日,在重庆《新经销》主办的B2B会议上,我在发言时说:我感觉阿里零售通在向撮合转化。

中午,与零售通的一位内部人员一起吃饭,这个感觉得到证实。

当我把这条消息发到B2B群里时,群里有人很悲观,觉得可以收摊了。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近两年来,B2B界的主流观点是:撮合模式不成立。何以阿里转向撮合,其它B2B就觉得没机会了?

B2B撮合模式,从大家都不看好,到现在惊天逆转,到底怎么回事?

1

我相信B2B创业时都有过做撮合的念头,毕竟在没有融资前,撮合不像自营那样需要大笔流动资金。

但是,早期做撮合,根本做不下去。

自营只需要两方协同,平台与零售端协同;撮合需要三方协同,厂家(经销商)、平台与零售端。所以,初期自营的难度比撮合小。

然而,只要进入自营的轨道,格局就小了。

即便现在的流量貌似很大,也是小格局。

说这样的话,可能会得罪人。但是,我相信经得起两年后的时间检验。

两年后,相比于撮合,自营的规模会小得多。

2

什么是平台?平台是大家共用的,现在叫共享。

自营,就不是平台。自营就是一个互联网的贸易商,或者是一个互联网化的“大二批”。

平台是什么?降维成平台。平台只有一个维度,平台之所以有力量,恰恰在于它只有一个维度。

自营B2B,有多个维度。有多个维度,就是假平台,是真平台降维打击的对象。

3

互联网化的平台,表现为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就是“平台”+“小经营单元”。

平台服务于众多经营单元,小经营单元给平台带来流量,平台为小经营单元赋能。

平台与小经营单元,共同形成生态。生态带来衍生利润。

这才是平台思维的精髓。

4

我不是否定自营B2B。

当撮合走不通的时候,自营推动了B2B向前走。

就如同京东(B2C)起步于自营,现在的主体也是平台。从用户与京东的一场官司看,京东已经把自营剥离,仅仅是供应商之一。

阿里零售通从自营转向撮合,也合情合理。

然而,也许零售通能够华丽转身,但不是所有自营都转得动。

毕竟,自营B2B是有原罪的。

自营B2B的原罪是什么?窜货有理,乱价无罪。

因为有原罪,所以,从自营向撮合转,看是从复杂转向简单,其实很难。

难在何处?难在厂家不信任了。

5

我说自营格局小,可能有人不服。

自营,其实只能做终端的C类店、D类店。

C类店、D类店在终端中所占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