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造车走出“玩票”阶段 项目落地

  门槛降低

  目前,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已将目光瞄准新能源汽车方向,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该领域与互联网公司优势更契合,而且市场前景更大。

   2014年,谷歌在官方博客中声明,将与奥迪、通用、本田、现代及显卡公司Nvidia共同组建“开放汽车联盟”;而在此之前,苹果公司也宣布,从 2014年开始,将会有“iOS in the Car”功能,植入包括宝马、奔驰、通用、本田等品牌的车型中。市场空白逐渐浮出水面,对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诱惑极大,若对其本身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 加以利用,并借助国内车企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已有资源,“互联网+汽车”这一蓝海前景极为可观。

  此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也进一步催化了互联网企业造车的风潮。在法规上,根据发改委、工信部联 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今年7月10日起,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将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 关最低要求限制,可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而对比此前《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也放宽了对企业研发 基础的要求。

  正是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放开,为互联网造车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窗口,但同时也给行业接下来发展带来隐患。

  “我们在项目投建初期就已完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战略,制造门槛的降低可能会给行业格局带来不稳定因素。虽然短期内合规的企业终将面临淘汰,但在市场形成之初,我们仍希望能和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一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位不愿具名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造车诚意

  其实在业内看来,新能源造车企业的规定政策,对互联网汽车项目的规范作用在减弱,只有具有针对性的法规出台,才能真正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过在当前情况下,相较上述新晋企业,一些启动较早、投入更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则需要做的更多。

  腾讯与乐视汽车内部人士在采访中就一致表示,实体制造厂的落户是对造车诚意的最佳佐证,“游侠”事件之后,他们只能更加注重信息透明化,让业内人士及消费者对其造车项目进展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才能让外界消除互联网造车仅仅是“空想主义”这种观点。

  据了解,腾讯与富士康及和谐汽车合作的造车项目已正式选址郑州,年产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将按计划投建。此外,6月底,和谐汽车已宣布再斥资5810万元,收购浙江绿野汽车22.93%股权,若本次收购完成,和谐汽车于绿野汽车的持股将增至87.57%。据接近腾讯高层的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由于合作三方完全没有汽车生产经营的经验,对绿野的收购很可能仅作为起步之用,为后期提供生产及技术支持的可能性很小。”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