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卖家良莠不齐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日即将到来。2009年的3·15晚会揭开了中国移动出售用户资料牟取暴利的惊天内幕,今年的3·15晚会则将枪杆瞄准行业潜规则,向消费行业“潜规则”开刀。

  截至目前,网购成为消费者投诉的“前三甲”之一。究其原因,网购中新型消费欺诈频现,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消费者在网购时,不仅需要练就火眼金睛,更要保留购物单据,若出现纠纷可以作为维权的凭证。

  央视3·15将拿网购等行业“黑规则”开刀

  近日,“3·15电视宣传活动”组委会在京宣布正式成立,由此也拉开了中央电视台2010年3·15晚会的大幕。此活动组委会透露,今年的3·15将向消费行业“潜规则”开刀,从当前情况来看,网购受到消费者的投诉“名列前茅”,不由让人“一声叹息”。

  第三方机构CNZZ的数据表明,中国电子商务在2009年迅猛增长,全年交易总量为2008年的2倍以上,电子商务网站访客量同比增长61.29%。然而,随着网购、邮购、电视购物、预付款消费、虚拟财产交易等网络新型消费模式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有关网络购物的投诉量激增。据深圳市消委会统计,仅2009年网购投诉就达141宗,投诉量同比增长127.42%。存在的问题以网上销售虚假商品、购买商品质量不合格、缺乏维权依据等居多。

  今年的3·15晚会前夕,首次推出了“十大行业消费满意度大调查”,目前的热点投诉集中在电视购物、网络安全、汽车等方面。网络购物纠纷,正成为消费投诉的新热点。这些纠纷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大大损害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心,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网购卖家良莠不齐,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有了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之后,商家收款后不发货的恶意欺诈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网络诈骗的花样也随着监管的跟进不断翻新。

  一般来说,“黑网店”卖家设置的网购陷阱主要有三大套路。第一招:挂羊头卖狗肉,利用视觉误差或者大玩文字游戏,让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好感,但实际物品却同网上宣传相去甚远。根据某著名网站的一项网络调查,消费者买到假货的多达7成。第二招:低价诱惑,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以低廉价格为诱饵。第三招:售后服务无保障,消费者投诉无门。还有更为隐蔽的招数,那就是偷盗密码,直接涉及侵财案件。

  此外,“网络钓鱼”已经引起了多数网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