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网销主推低风险产品 银行仍是权益类主战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基金界似乎一夜间发现了“新大陆”,众多基金可谓蜂拥而至,热度持续发酵。在互联网金融“高烧”的背后,作为基金销售最为重要的银行渠道,是否也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危机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深入调查采访后发现,面对低风险产品的电商突袭,银行明显加快了转变步伐;不过,面对权益类产品,短期则仍难改银行在顾问式营销服务上独大的局面。

基金拥抱互联网的脚步,继续走向深化。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与基金公司的合作也开始往纵深发展,数家银行已经开始,或即将与基金公司推出类余额宝业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和基金公司谋求转型的同时,银行内部也存在着个人金融部(以下简称个金部)与电子银行部(以下简称电银部)之间的竞争,这或是不少银行尚未推出上述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银行存款面临冲击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其他中小银行,拉存款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这些银行有更多的动力去创新”,宜信财富高级副总裁侯琳在一次论坛上讲到。

利率市场化改革早已破题,而今年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对银行的利率市场化起到了一个加速的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里,最核心的问题是存款利率的放开,目前存款压力已变得非常大。”某银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原来放在银行的存款一般都是在活期存款账户上,造成活期存款及一年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很高。而对银行来讲,能以很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再以6%、7%的利率贷出去,这成了银行最大的一块蛋糕。

现在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利率市场化开始加速。这意味着银行负债在减少,而在银行存贷比指标的压力下,可贷出去的资金就会变得更少,银行不得不通过发行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揽储以及应对存款搬家。为了岁末揽储,近期不少银行推出的跨年度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纷纷“破5”,向6%、7%水平冲刺。对于储户来讲,相当于是活期存款收益率一夜间提到了年化5%左右。

互联网金融不仅为技术上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是一个媒介,而且传播的效率非常高,使大家意识到了钱除了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上可以找到很好的回报,关键是它还很便利。

多项银基合作新产品问世

余额宝产品推出之后,迅速吸引了大量“零钱”。引来各大电商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未来可能会更大规模地分流银行活期存款。这也逼迫银行进行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