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如何“引爆”县域电商的四个节奏

        在县域电商的战壕里苦战一年多,在我看来,县长这个职位,几乎就是中国公 务员序列里“最辛苦”、“最无奈”也是“最功利”的。确实辛苦,因为没日没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劳心劳力。确实无奈,虽然是管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 的父母官,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七品芝麻官,怕域内出事故死人,怕群众越级上访,怕八项规定,几乎成了一个弱势群体。确实功利,凡是我认识的,都希望直接最短 时间将所在县域的电商能够“引爆”——“通榆那么个条件,我这里你还干不成?”

  调侃归调侃。县长们对县域电商的“热情”可以理解,毕竟 站在“互联网+”这轮风口上,谁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区域能够“飞”起来。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资源丰富但一直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地区,眼下似乎面临一个前所 未有的“后发赶超”的机会,谁不想抓住这一个既是民生又是政绩的大好事?更何况,今年在以阿里巴巴为主的平台电商助推下,县长学电商、抓电商成为一个潮 流。但如何“引爆”县域电商?

  通过自身的实践,我总结出一个“1234”引爆节奏——

  一是指“一个规划”。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商业模式也是迭代更新得让人目不暇接,但对于目前的体制来说,“谋定而动”对县域政府是最好的。通过规划,再发布县域“互联网+”行动纲领,就可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按照既定目标循序前行。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班子里的不同声音,能够最大程序减少来自县域人大政协的阻力。说是这么说,做规划这活,水也浑,所以浑水摸鱼的人也多。哪一个机构合适,大家自己擦亮眼睛吧。

  二是指“两大基础”:培训与文创。培训是要在内部酝酿好气氛,文创是要为走出去“造好炮弹”。大家都在说“互联网+”,其实首先要+的,就是人。对于县域内说,要把干部轮训、网商培育以及地方骨干企业的内训作为三大层次来抓好。县域副科以上干部,大多数不具备“互联网+”的基础知识,甚至以为电子商务就是开一个淘宝店 卖卖货。这些人的观念不转变不创新,引爆的内在基础就不具备。县域电商要做好,不是只为了抓好一两家龙头企业,而是要变成“全民战争”,要发动成千上万的 人触网。当然,很多县长说,我们一直在培训,也一直在支持大众开网店,但效果一般啊。是的,就算是一般也得开,哪有“立竿见影”的好事啊。农产品都是非标品,现在县域电商销售的重点,就是农产品。 要从一个非标品,变成好商品,再成为好网货,必须经过“文创”这道关。不是县域的农产品不优不特,而是当地的农产品在品牌、包装、设计、卖点挖掘、视觉呈 现等诸多环节没有跟上趟,而地方企业或者合作社,习惯性不愿意往这个方面投钱,总觉得这钱花得冤,不值。所以,我一直鼓励很多县域政府要推一个地域品牌出 来,就是为了典型示范。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