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塑胶大王是如何年消55亿的

  “做人,做企业,你一定要去思考,我的未来是什么,我的未来在哪里?”

  即使已经步入亿万富翁的行列,40出头的李立新仍在“上下而求索”。

  性格支配行动。

  事实上,回顾李立新的创富史,又何尝不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1986年,19岁的李立新高中毕业后即到鄞县卖面桥文化用品厂任供销员,经过4年打拼,有着出色销售能力的他年薪就达到了1万元,并被提升为公司的销售经理;2年后,李立新带着6年的全部积蓄下海,卖的还是文化用品,靠着自己天生的推销才能和6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经验,他很快就掘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1993年,看好塑胶行业“钱景”的李立新又转行,成立了立利时塑胶有限公司。10多年后,他毅然将当年的小作坊变成了亚洲最大的家用塑胶制品基地。2009年,利时集团的销售收入实现55亿元。

  如果不是在两会期间兜售宁波模式,人称“日用塑料大王”的李立新恐怕还在“潜水”。

  不过,当他开始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时候,他已经染指两家上市公司,也在给自己不断添加新的身份,比如商业新锐、股权投资者,利时集团也完成了“家用品+商业连锁+投资”的“三驾马车”布局。

  “日用塑料品大王”如何不败?

  说到利时的成长史,几个美国人在关键时点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他们也是利时在国际市场不断进取的见证人。

  1994年,李立新从一个叫柯尔的人那里拿到首个海外订单,顺利将产品卖到美国市场;3年后,他又跟一个美国最大的家庭用品进口商Rick达成合作,把利时产品推入美国主流市场,利时的年销售额也迅速增至数千万美金。

  2000年,李立新将利时约30%的年利润支付给一个叫马文的美国人作年薪,邀请对方担任利时的总裁,负责组建海外销售网络。2004年,利时的销售额突破15亿元。

  2005年,李立新收购了香港主板上市的通达工业(00052.HK)29%的股份,他曾毫不讳言的表示,收购通达主要是看好对方在全球的销售网络。

  海外市场一步步成为利时集团的主要战场,利时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

  但坐稳亚洲家用塑胶用品的第一把交椅后,利时的增长速度不比从前,开始进入平稳期。

  而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又导致海外传统塑胶制品市场的需求急剧下滑,价格也大幅萎缩。

  虽然通过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头做供货商,利时的塑料家用品卖到了全球100多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