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大淘宝战略

    我们对大淘宝战略的理解,或许可以从淘宝网CEO兼总裁陆兆禧的花名“铁木真”开始。

    历史上,这位“深沉而大略,用兵如神”的蒙古可汗曾一度将帝国的疆域西拓至多瑙河畔。而如今,在阿里巴巴集团里,“打心底里敬佩(铁木真)这个人”的陆兆禧也正在盘算着带领他的淘宝军团,开始一次新的“远征”。

    “一个也不能少”的商务生态圈

    2008年第五届网商大会前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做出这样两个判断:一是“中小企业将成未来中国企业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实际上,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面临的困境都是相近的:资金匮乏、客户匮乏、经验匮乏、人才匮乏……唯有电子商务让他们找到了成长向上的沃土”。

    那一年,年仅五周岁的淘宝,年销售额近1000亿元,注册用户数达到9600万,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企业。而支撑其实现这一近乎传奇式增长的,正是这些此前并不为中国主流互联网企业所看重的“虾米”级的“中小企业、中小网店、中小网站以及个人”。

    尽管与这些不计其数的规模、实力、商业伦理水平都参差不齐的“小虾米”打交道的过程的确让淘宝练就了一身其他许多互联网企业都不具备的独特本领,但当电子商务日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人的困惑已不再是“为什么要开展电子商务”,而变成“如何开展电子商务”时,还来不及坐享其成的淘宝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

    按照马云的逻辑,过去,中小企业之所以难成气候,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易成本过高,而当互联网和信息革命使这类成本大幅降低之后,中小企业的整体规模必将呈爆炸式速度增长。因此,他为淘宝立下“10年内超过沃尔玛全球销售额,未来达到10万亿元销售额”的宏大愿景,这也就意味着淘宝每年的销售额和日独立IP访问量必须不断翻番。而随着基数的逐渐变大,最初依靠“打捞池塘表面的浮萍”———吸引线下的中小企业上线交易,帮助它们解决最基本的信用与支付问题来实现增长的方式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更为关键的是,淘宝发现,即便是自己在网上沟通与交易环节做到至臻至善,在消费者从认知一个品牌或商品到最终实施购买行

分享到: 微信 更多